👋欢迎收听 《Serendipedia|维机游走》, 一档满足人类朴素好奇心的节目。
每一期,我们会从一个维基百科页面出发,
徜徉在无用知识的海洋,遇见 serendipity。
希望这个节目可以让大家在无聊、重复、痛苦的生活中,
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,收获一些简单的快乐~
维机游走,跳脱日常枯燥,发现意外精彩。
欢迎收听《Serendipedia | 维机游走》第五期节目!博士,作为学术界的最高学历,长久以来象征着知识、专业与权威。但这个头衔背后的制度,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?
我们两位主播都已经博士毕业多年。读书的时候忙着写论文、赶进度、熬答辩,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想:我们到底置身于一套怎样的学术结构之中?这一期,我们终于回过头来,试着理一理博士制度的前世今生。
我们从博士学位的起源谈起:中世纪的高等教育、德国建立的现代博士框架、美国如何逐渐成为博士教育的输出大国,以及那些看似在 cosplay 的博士帽和学位袍背后的历史与象征。我们还回顾了女性博士和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,从最初的全面排斥,到逐渐争取到一席之地,过程远比想象中漫长而曲折。主播们也简要梳理了自己在香港和美国读博的各个阶段,从课程、资格考试到最终的论文与答辩。
除此之外,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博士轶事:
最后,我们也探讨了博士制度和学术圈的一些结构性问题:在博士越来越多、岗位越来越少的今天,在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的当下,这套延续数百年的制度,是时候重新审视了吗?
下期预告:我们这次还邀请了三位博士来一起聊一聊各自的读博体验:什么契机选择读博、读博过程中的挑战、研究的意义感,以及读博的收获和建议。敬请期待!
欢迎大家点赞、收藏,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,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兴趣的话题和无用知识!更欢迎打赏支持我们的创作(爱发电,kofi)😝😝😝
时间节点
相关链接
主播
音乐
片头片尾曲:Serendipedia - 阿不思